10月30日,由遼寧省檢驗檢測認證中心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咽拭子采集技術管理規范》實施,這是國內首個新型冠狀病毒咽拭子采集規范地方標準。
《規范》顯示:候采人員間隔至少在1.5米以上,并在距采樣臺至少30米內在地面標示間隔線和設置隔離帶,采樣臺與第一候采人員間隔2米以上。區域采集時,應選擇空曠、通風良好、相對獨立的場地作為區域采集場所,如體育館、展覽館、學校操場等場地。宜采用有明顯折斷點的采集拭子。拭子長度不少于15厘米,拭子頭吸水量不大于0.3毫升。采樣后,樣本應低溫(2?℃-8?℃)保存。
關于消毒,《規范》指出,手消毒時,每采集一個人應按照WS/T313的要求嚴格進行衛生手消毒,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必要時更換手套。
口咽拭子采樣時,采樣人員取出采集拭子,打開采集管。受檢者頭部微仰,嘴張大,保持“啊”的口型,但不要發出聲音,露出兩側扁桃體。采樣人員將拭子越過舌根,在受檢者兩側扁桃體稍微用力來回擦拭至少3次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
10月27日,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加強核酸采樣操作社會監督的公告》。其中提到,正確規范的咽拭子采集標準:被采集人員頭部微仰,嘴張大,露出兩側扁桃體,采樣員將拭子越過舌根,在被采集者兩側扁桃體稍微用力來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
此外,浙江義烏市衛健委、山東臨沂蒙陰衛健委、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和康巴什區衛健委等也發布了同樣的監督公告。